
罗汉是由梵名音译而来的,乃是阿罗汉的简称,是释迦牟尼佛的得道弟子,玻璃钢彩绘寺庙景区供奉佛像十八罗汉雕塑仅低于佛、菩萨。在唐代《法住记》载,玻璃钢彩绘景区佛像十八罗汉雕塑临涅槃时,嘱咐十六大阿罗汉,常住世间,戒德清净,守护佛法,随缘教化度众。玻璃钢彩绘佛像十八罗汉雕塑认为,每一位佛教徒,根据他修行的程度可分别得到四种不同的结果,每一结果就叫一个果位,简称为果,第四果是阿罗汉果,得此果就是诸漏已尽,万行圆成,永远不再投胎转世而遭受生死轮回之苦。
玻璃钢寺庙景区供奉十八罗汉雕塑就称为阿罗汉,简称罗汉。阿罗汉是玻璃钢寺庙供奉十八罗汉雕塑认可的最终归宿,目标是自身解脱。后来,玻璃钢彩绘景区佛像十八罗汉雕塑成为主流,对阿罗汉也提出了新要求,即不再追求,即不再追求一已之涅槃寂静,而应住世间弘法护法。
寺庙景区十八罗汉雕塑出现的较晚,据《宣和画谱》记载,后梁画家张僧繇曾画过十六罗汉像,这是关于罗汉艺术形象的最早记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