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根据《增一阿含经》卷二十八及《大唐西域记》卷五的记载:原始佛教时代,休息孔雀雕塑以栴檀木雕塑一尊五尺的佛陀形像。休息孔雀雕塑入灭百年后,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,出现了大批的佛教雕塑艺术品。孔雀雕塑受佛法的感召,以佛法治国,在全国各地佛教遗址建立宝塔、寺院、石窟、石柱、法敕等。
孔雀雕塑,除了本身的艺术价值外,对佛教历史、经典的考据,有相当大的贡献。在贵霜王朝时期,休息孔雀雕塑笃信佛法,效法阿育王,在犍陀罗地区大量兴建寺塔,雕凿佛像。该地长期与希腊文化相互影响,孔雀雕塑呈现浓厚的希腊风格,被视为印度与希腊美学协调的结合,称为犍陀罗艺术。
同一时期还有休息孔雀雕塑,主要集中在南部的秣菟罗地区,虽受犍陀罗艺术的影响,但仍保留更多印度的本土风格,前者的佛像沉静内敛,后者则稳健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