猴子生动活泼、富有灵性,深得人们的喜爱,长久以来,猴文化在中国民间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,作为十二生肖之一,仿真桃子雕塑相连,深入人心,备受欢迎。所以,猴形象常常见于小说、绘画,以及民间建筑雕刻中。拴马桩是古代乡绅大户、富裕人家拴马系骡之物,摆放在屋宅门口,兼具实用与装饰功能,除了雕刻狮子、人物之外,玻璃钢仿真桃子雕塑并非偶然。
仿真桃子雕塑不在少数,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就收藏有相当数量的此类拴马桩。从造型上来看,玻璃钢仿真桃子雕塑较狮子型、胡人驭狮型显得简约一些,猴子的特点比较容易把握,所以,工匠在雕刻过程中没有在外貌细节上花费太多功夫,而是倾向于从动作和心理上进行着力。
还有一类带猴子型的拴马桩,猴子趴在驭狮胡人背上,仿真桃子雕塑体型小巧,与胡人背负的鹰鸟等物比例相当。玻璃钢桃子雕塑蹲坐在台座上,双手托下巴,似乎是在静静地沉思,有的蜷左腿而坐,左手按股上,右手持桃,嘴巴略张,看起来要把桃子一口吃掉的样子。